原文标题:潮玩品牌的“救命稻草”:去海外,清库存?;来源Tech星球发布时间为:2022年09月17日 08:00分,一起来看看新闻。
文/习睿
泰国女孩Lina将可爱的潮玩摆放在她的办公室里。她还特意买了宜家的展示柜,腾出一整面墙来给这些潮玩们一个“家”。
Molly、Dimmo、若来,她的展示柜里陈列着数十个造型各异的潮玩。这是她过去几年的“战绩”。而这些可爱潮玩的背后都有个共同标签,那就是来自千里之外的中国。
不只是Lina,在社交互动App软件Instagram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潮玩摆拍、分享拆盲盒的视频,甚至有不少KOL专门分享潮玩图片,成为“玩具爱好家”。Tik Tok、Facebook,社交媒体上也涌现越来越多有关中国潮玩的内容。
以社交媒体为据点,利用网络红人的影响,这一熟悉的“互联网流量打法”也曾在微博上流行过,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年轻人。而海外年轻人的“疯狂”,正是中国潮牌品牌们“出海野心”的映射。
在2021年的业绩解读时,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表示,希望海外收入在未来达到整体收入的50%。上个月,泡泡玛特刚发布的2022 年半年财报里,首次将海外业务单独拎出,公布其详尽的数据。海外业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泡泡玛特、52TOYS是率先尝试出海的潮玩品牌,而这两年,寻找独角兽、TOPTOY、TOYCITY以及潮玩工作室们都加快了出海的步伐。
从万代、乐高、Funko,这些国际品牌的扩张之路不难看出,出海是必然选择。眼下,出海成为潮玩品牌们的“安慰剂”,能够缓解眼下的焦虑,但能否成为公司业务营收贡献新的增长极,还面临诸多挑战。
玩家们蠢蠢欲动,却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潮玩出海加速度
在加拿大一家超市入口处,有家专门卖各式中国盲盒的档口。不到10平的店铺里摆满各式潮玩IP,从泡泡玛特的Dimmo、小野、SKULLPANDA到LULU猪、若来,再到小工作室推出的各式IP,目不暇接。
加拿大女孩Luna发现这个就在家附近的档口时,格外兴奋,尽管每款盲盒要卖到15加元(约为80元人民币),但她半个月已经去逛了两次,都是去看“商店是否上新了”。
在Instagram上,Luna分享着商店每次上线的新款盲盒。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Luna展示着数十种款盲盒。有用户在底下表示羡慕,“希望巴西能有这样一家盲盒店。”
早在2017年,中国本土潮玩品牌就通过线下展会将中国潮玩呈现在海外年轻人面前。这两年,全球年轻人为之“疯狂”。根据《2020跨境出口消费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2020年盲盒海外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400%。
2018年,泡泡玛特就通过代理的模式打开海外市场。直到今年,泡泡玛特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业务才正式从以To B为主转型为以DTC(Direct To Customer)为主导的模式。
“直接面对消费者是我们最终要做的事,今年是到了做这一步的时间了”,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分别在英国伦敦、美国加州、新西兰奥克兰等地开设了当地首店。根据财报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泡泡玛特在海外共运营24家门店。“未来在海外的开店速度应该只会越来越快”,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线上渠道,泡泡玛特也在强化自身的跨境电商版块。今年4月,泡泡玛特在日本开通了雅虎官方旗舰店;5月,LAZADA越南、泰国、菲律宾站点上线;6月,亚马逊德国、意大利站点上线开始销售。
在泡泡玛特内部,国际化是公司内部最重要的
本文介绍到此结束。